引言: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民族文化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宝藏,承载着我们先辈的智慧、情感与记忆。从古老神秘的东巴文字,到悠扬激昂的蒙古族马头琴,再到蕴含丰富故事的大运河文化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独一无二。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常常面临被遗忘的困境。好在,交互设计的出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与现代,让民族文化以更鲜活、有趣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那些巧妙融合民族文化与交互设计的精彩案例,感受传统与创新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01
Women and Femininity in Ancient China
Designer:WARE
在“古代中国的女性与女性特质——来自南京博物馆的珍品”展览中,遗产博物馆展出了大量与女性相关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物。
美术馆内设有6 个多媒体展览,均由WARE设计并制作完成,涵盖了沉浸式体验、数字媒体内容以及互动游戏等各类形式。这些展览将历史故事生动呈现出来,通过动画或互动角色让古老的传说能够被广大观众理解。
02
雲錦
Designer:热河,Keyn Wong,Vanilla Qian
云锦作为南京独有的文化瑰宝,代表了中国织造技艺的最高水平。本作品以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为主要信息框架,视觉化的信息图形为主要表现手法,图解南京云锦文化的相关内容;以云锦的织造工具一一大花楼提花机为切入点,在介绍各个部分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工艺流程后,延展到其它相关信息。探讨如何将云锦的传统织造工艺以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视觉信息图解方式表现出来。内容涉及:云锦品种类型、云锦织造流 、妆花织造工艺中大花楼提花机的组装结构、操作流程、织造技巧等。
03
The Incas, Treasures of Peru
Designer:Briet Friobjornsdottir,Samuel Horodal Jonsson,Lemke Meijer,Marel Helgason,Nils Wiberg
这种编织方式会形成一种看似永无止境的布料,环绕着整个房间展开。每当在布料上添加一行图案时,所有的图案都会向后移动一排。参观者所拼凑出的图案会影响整个房间的氛围。由于不同的参观者使用织布机,环绕房间的布料的创作便成为了一项集体创作。这种布料的外观和触感是动态变化的,就像真实的布料在风中飘动一样。
游客挑选出瓷砖,将它们依次排列成一行,然后通过将滑轮滑到桌子的另一侧,将这条特定的图案线添加到织锦中。每次添加一个图案,整个房间内的织锦都会随之变化,就像真实的布料在风中飘动一样。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结尾,游客可以在印加人的世界里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在离开“编织时光”展览前的最后一段体验中,参观者最后一次被包裹在织物之中。不过这一次,他们被邀请发挥创意,亲手编织这织物,沉浸在图案的世界里。参观者可以在环绕空间的织物上“编织”图案线条,操作方法是通过一张能容纳 10块图案瓷砖一排摆放的桌子,借助沿着桌子滑动的梭子以及一个可放置80种不同图案瓷砖的托盘来实现。在瓷砖区域上方和背后的投影展示了最近编织的图案,并在墙面上继续播放,那里有一个互动投影将织物的画面投射到整个房间中。
04
残瓷心韵——北宋汝窑瓷叙事性视觉设计
Designer:怪兽人_
选题以通过汝窑残瓷叙事为出发点,结合汝窑文化内涵与外延,视觉设计呈现为手段,探索汝瓷在展出讲好故事的方式与手段。为了让汝窑“活起来”,讲好汝窑故事,必须构建完整、有效的汝窑故事传播体系。挖掘汝窑背后的历史文化,做到见物、见人、见精神。探索汝瓷在展出讲好故事的方式与手段。把视觉设计融入汝窑残瓷的设计与开发上,把汝窑文化内涵联系到一起,并且能够更好地感受及体验汝窑背后的叙事事件,为公众带来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