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越到盛夏,越要出去,浪~这是青海人过夏天的执念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越到盛夏,

越要出去,浪~

这是青海人过夏天的执念

——浪山。

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到山林野地里聚餐。

得要是那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河滩草原。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有人喜欢装一袋土豆,垒窑烧窑,最后收获一窑满携泥土芬芳的烤土豆;有人喜欢带上酿皮、凉面、酸奶,去美丽的草地聊天畅饮,其实就是野餐;有的人重磅出行,宰羊、架起烧烤架、煮上一锅羊肉,再烧上一顿尕面片,边喝酒边唱歌……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在整个青海,没有浪山的夏天,不叫夏天。

毕竟夏天短暂,所以人们格外珍惜。

也因为这里实在是夏日舒爽。

日子啊,像温柔的棉花糖。

在大西北,

让人最向往的夏日之城,一定是它了

——西宁。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Kuujira。

青海湖上,高原古城,西宁被称为最低调的省会之一。

去年冬天,我们在开篇写,

还没有到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已经快要等不及了。

这里最好的季节,就是夏天。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没夏天,没蚊子,没空调。

“三无”避暑让西宁“夏都”的名声越来响亮。

是的,在这中国高原第一城之外,

世界凉爽之城的西宁高光,真正到来了。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西宁的夏天,

湟水河缓缓流淌,穿城而过。

河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和两岸青山倒映其中。

很多年前,王洛宾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

也是很多年前,

海子说,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后来的后来,

这里被无数次评为最理想的结婚之地,

以及人一生中必须要去的地方之首。

人们来了又散,散了又聚。

就如同高原雪山上的闪闪金光。

无论复杂惊艳的地貌美景,

还是穿越历史长河的神话和传奇。

这个城市一直都吸引着很多人前往。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连续多年被评为居住最幸福的城市,一点都不虚。

它的治愈和幸福,也从来不仅仅只是人类。

雪豹、荒漠猫、藏羚羊、猞猁……

这里同样给高原珍稀的动物们,提供了庇护天堂。

很多人也在这里,找到了治愈心灵的灵魂所依。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 想念那只兔狲

只是这夏天一来。

什么雪山、大河、无人区,

什么理想、诗句,和那无尽的歌唱,

都先放一放。

先来「世界凉爽城市」西宁,美美地避个暑。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01

高原上的夏日秘境

西宁,名字是取自「西陲安宁」之意。

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因为是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之城,这里一直被形容为身处半仙境之中。

所在的青海省,全网的宝藏地,也是人类一直探索生命起源的秘境。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不仅背靠神秘莫测的中国第一大神山,昆仑山;

还有壮丽隽秀美不胜收的祁连山;

更不用提众人心中圣地般的青海湖;

以及附近星罗棋布,仿佛打翻了调色盘的,瑰丽的盐湖群。

山海经神兽们传说在此地出入,

唐代各大诗人也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千年传诵的诗篇。

而去往这些瑰丽险峻之地,则必定要经过西宁。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它如同一枚明珠,是通往神话的起点,也是连接秘境和人间的通道。

流传着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攀登者》来到这里取景。

探险家、旅行家们更是爱它。

5月能看到美丽的郁金香,7月能感受20度的凉夏。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数据显示,西宁夏季平均气温在15.1℃。

根据气象意义上的夏季定义,需要满足连续5天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条件。

以此为标准,西宁的夏天天数几乎为零。

当你选择来到这座“没有夏天”的城市,就要带着西宁人过夏的精神,去草原、河滩浪一浪。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日月山。

进入青藏高原的第一站,有“西海屏风”的美名。

土质呈红色,又被称作“赤岭”。

老人说,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

当曾经的牧区成为了青海湖环线必打卡地,

1300年前文成公主进藏的身影,彷佛还停留在日月山。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离别长安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

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

在这高原尘土之上,日月交相辉映,照亮此番西去的路。

这就是“日月山”名字的由来。

当经幡流转,牛羊成群,云朵在山顶随风飞舞,一个不热的夏天,是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不要只去山顶登高远眺,绕道月山的后面去。

牧民的牦牛群悠哉悠哉,土拨鼠从那绿得冒油的草地里钻出来,像是草原精灵偷偷瞧一眼人间。

再来上一杯甜茶,配上糌粑,草原的故事,不用幻想得太远,全在这一口暖呼呼地甜蜜中了。

别匆匆过日月山。

经幡前有个小小的博物馆,里头安放着上百件古代文物,比如秦隋唐时期的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等。

对了,它叫古道博物馆。

接着呢,还有文成公主庙值得一看,静静伫立在日月山的庙宇,向无数过路人歌颂着一位女性的功绩。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在西宁周边,一定要到塔尔寺。

塔尔寺,又称“塔儿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已有600多年历史。

寺内金顶辉煌,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这里最出名是寺内藏有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并称为“艺术三绝”。

随后登上寺院最高处,一览塔尔寺的全景。

山川湖泊,是颠覆西北印象的另一种美。

西宁周边有原生态的千姿湖,壮美的祁连大草原,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一路都是风景。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往西去,还能打卡网红G315天空公路,感受一把大西北的旷野。

02

被严重低估的西宁城

湟水从西宁这座城市穿流而过,奔向黄河的怀抱。

它是西宁人真正的母亲河,孕育了河湟谷地两岸的肥沃与文明。

金光洒在塔尔寺上,和北山寺、东关清真大寺一起,

这些寺庙也记录了西宁这座多民族文化的城市,所带来的价值。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寺庙。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西宁,外来移民多、民族多、文化种类多、信仰多。

以及,植物多、动物也多。

多元的文化和多样性的生态,让这座城市里的人民,生得坚韧又温情。

在湟水边长大的西宁人啊,是真的幸福。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人民公园。图by小红书博主@Nana的小世界。

去南山公园,它又叫凤凰山。

走到公园最高处,站在这座城市的最高点,静静等一场日落。

当繁华的高楼和古寺、庭院,隐蔽在群山间,远处的高原环绕,让西宁特别有层次感。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即便是夏天,漫步在公园里,也不会太过燥热。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邻近的南禅寺、法幢寺里烧香祈福。

另一处,人民公园,更是夏日里的城市氧吧。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人民公园。图by小红书博主@Nana的小世界。

博主Nana说,蓝天白云配上绿油油的植物,在这可以发呆一整天。第二天,就去东关清真大寺。作为青海最大的清真寺,这栋富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建筑,早已是西宁成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了。既有古典风韵,也有欧式特色。每周五,寺院格外热闹,人们会来虔诚地做礼拜。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清真寺。图by小红书博主@无双。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西宁的文化,那么青海藏文化博物馆必然是要去的。这是一座藏族文化专题性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唐卡,共618米,进入了吉尼斯纪录。此外,还有藏族服饰、陶艺、文书、藏族饰品等藏文化品,是个了解藏族文明的好地方。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而更治愈的是,这份宜居的幸福,在西宁也不仅专属于人类。

还属于高原上的各种珍稀动物们。

所以到了西宁,很红很红的西宁野生动物园,怎么能不去。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雪豹傲雪

经常关注西宁野生动物园的人,不仅忘不了兔狲。

也应该都会记得「傲雪」。

这是2016年,国内首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小雪豹。

当时,这只雪豹在中国高原珍稀动物的繁殖史上,还引起了轰动。

西宁野生动物园(以下简称西野),因此更为知名。

除了是野生动物园,它还有块牌子——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更是承担着青海省野生动物的救护与放归职能。

在西宁,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

西宁人和野生动物们有同样的家园,也有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保护欲。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20多种珍稀动物,生活在这片土地。

包括棕熊、岩羊、白唇鹿、马鹿、原羚、蓝马鸡…以及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雪豹、荒漠猫、兔狲。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来西宁的人都说,要感受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不用去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和高原腹地。

在全国海拔最高的西野,就可以看到这些高原动物们,最安全、快乐的样子。

西宁的夏天,黑得特别迟。太阳下山后到晚上8点,尚且明亮的天光,搭配着十几度的清凉,让人们又多了许多夏日的乐子。比如夜市。有莫家街、新千夜市、下南关街等等。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美食。图by小红书博主@Kuujira

03

无法抗拒的西北风味

按照惯例,到访一座城,如何都避不开尝一尝这里的特色风味。身处大西北,西宁的吃,有点意思。不懂的人,可能会轻易给它下定论,美食抄袭怪。毕竟东边有个邻居吃面,西宁也爱吃面,北边有个邻居吃羊,西宁的羊也特别好吃。甚至吃成了自己的代表,吃出了自己的个性。一碗地道的羊杂汤配饼子,是满满的碳水能量。

酸辣爽口的青海酿皮,和解馋的尕面片,还是抵不过一碗手抓面的诱惑。西宁的手抓面,作为极具西北特色的美食,得到人们的偏爱。熟练的师傅,随手抓起一把面,掂量几次,恰好一碗。接着浇上熬制好的牛肉汤,反复过热,还可以根据需求,加入羊肠、牛肉等。配上佐料,一份香喷喷的手抓面,便有了。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西宁街头。图by小红书博主@Kuujira

西宁人吃羊,也是够猛的。

毕竟这生于高原上,被丰沛的水草滋养,在辽阔世界里吃冬虫夏草长大的羊,怎么会差呢。简单的烹饪,成就高级的风味。好比这手抓羊肉。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这一口肉的诱惑,肥而不腻,细嫩可口。要是不过瘾,或是吃腻了。西宁人再端上来一锅,炕锅羊肉。不怕你不爱,就怕你爱到停不下来。

新鲜的羊肉切小块,在特制的炕锅中煎炒,加入土豆、洋葱、粉条等配菜。大锅炖,锅烧干,肉香四溢。

这羊肉啊外焦里嫩,吃起来满嘴飘香。羊,固然是西宁的骄傲,但在这几千年文明沉淀的高原古城里,还有另外一块美食宇宙,潜藏在西宁人的日常生活里。藏地的圣经《藏地牛皮书》中,作者有特意提及——“小吃美食是西宁的城市精神”。要搞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只能是再花一天,好好去吃一吃了。几乎所有的面馆,都有一道“炮仗”面。因为形状像刚从鞭炮上拆下来的小炮仗,所以简单直接,有了炮仗面。

 

所谓,炮仗响在碗里,美味念在心里。

西宁人,同样爱吃馍,馍馍家族里,就有馒头、花卷、油香、馓子等等。

街头最常见的,是焜锅馍馍。青海土族人家,还有个特色美食,狗浇尿。烙饼的时候,因为要给饼面浇上菜籽油,很像狗撒尿,所以有了这个名。名字虽然过于接地气,但这种汤面饼子,在西宁被视作待客最高礼仪。搭配奶茶,一绝。

西宁:大西北的 “三无” 避暑秘境,夏季平均气温 15.1℃的清凉之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