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设计领域,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字体设计、版式编排以及对现代设计的深刻理解,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艺术界,更为后世的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01. 莱比锡的萌芽
设计之梦的起点
1902年4月,扬·奇肖尔德在德国莱比锡诞生,这座以图书出版业闻名的城市,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的父亲是一位具有书法技艺的省级招牌设计师,这样的家庭背景为齐肖尔德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熏陶和书法训练。然而,真正让他走上设计之路的,却是那场与包豪斯的邂逅。
02. 包豪斯的启示
现代设计的觉醒
1923年,年仅21岁的奇肖尔德在魏玛参观了包豪斯学校的展览,那一刻,他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那些简洁、实用、充满现代感的设计作品,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的迷雾。
包豪斯展览海报-1923
在与拉斯洛·莫霍利-纳吉、埃尔·利西茨基及库尔特·施维特斯等杰出艺术家的交往中,扬·齐肖尔德投身于一场旨在颠覆传统字体设计僵局的深刻实验。他高度赞同这种探索新颖表现手法和实验性工作模式的努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寻求简洁实用方法的重要性。作为“新印刷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齐肖尔德于1925年在《印刷通讯》的特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lementare Typografie”(基础印刷术)的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新方法。
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统后,文化部强制所有设计师登记注册,并对同情共产主义者实施教职剥夺政策。不久,齐肖尔德在保罗·伦纳的邀请下于慕尼黑担任教职,但两人很快被冠以“文化布尔什维克”的恶名。1933年纳粹上台仅十天后,齐肖尔德及其妻子即遭逮捕。期间,家中搜出的苏联海报使他陷入与共产党勾结的嫌疑之中。幸运的是,六周后,一位警察神秘地为他拿到了一张前往瑞士的机票,1933年8月,他与家人成功逃离纳粹德国,重获自由。
03. 《新字体排印》
颠覆传统的宣言
1925 年,奇肖尔德在一篇题为《基本字体设计》的文章中首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在设计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改变了被认为是传统设计的路线,即以居中字体、“过时”的字体样式和奢华的装饰。
元素印刷术,1925 年
1928年,奇肖尔德的《新字体排印》横空出世,这本著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设计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在这本书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对传统的字体和排版方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批判。他倡导使用无衬线字体,强调文字的可读性和信息的快速传达,同时,他还提出了非居中版式的设计理念,这种前所未有的设计方式,让当时的读者和设计师都为之震惊。
新印刷术,1928 年
04.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设计的再创新
然而,奇肖尔德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现代主义设计探索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逐渐回归古典主义。他意识到,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但也需要与古典主义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完美和和谐的设计作品。于是,他开始尝试使用衬线字体和居中版式,这种转变不仅展现了他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力,更体现了他在设计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企鹅图书
企鹅标志开发
05. 字体设计的巅峰
Sabon的传奇
在奇肖尔德的设计生涯中,字体设计无疑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一。他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字体作品,如Transit、Saskia、Zeus和Sabon等。尽管 30 年代的创造力达到了顶峰,但他最著名的字体 Sabon 却是在 1967 年设计的,这套字体以其优雅、流畅、易读的特点,深受设计师和读者的喜爱。奇肖尔德在创作这套字体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按照字体10pt的20倍大小(约7cm)的尺寸手绘完成,每一个字母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磨,才最终呈现出如此完美的效果。
Tschichold 字体
Sabon 是齐肖尔德最具标志性的字体设计作品,其灵感源自1952年对Garamond字体的重新诠释。这款字体最初是应一家德国字体铸造厂的需求而生,该厂期望实现罗马体与斜体字间的一致行距,以简化排版流程。此外,该厂还希望这款字体能在当时三种主流的有形技术形式——单一类型的机械排版、手工铸造排版以及线型排版中,展现出一致的表现力。Sabon 字体最初推出了三种粗细:常规、斜体以及半粗体。随后,在1984年,Linotype 公司对 Sabon 系列进行了扩展,新增了草书风格的半粗体。而 Sabon Next 的问世,则可以被视为对 Sabon 字体的一次创新性复兴。
06. 不朽的贡献
设计界的灵魂之光
除了字体设计外,奇肖尔德还参与了众多重要书籍和杂志的排版设计。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和赞誉,更为后世的设计师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启示。他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设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探索、创新与挑战的传奇,他的设计作品,则是这部传奇中最耀眼的篇章。
《没有名字的女人》海报,1927 年
《爱之夜》,1927 年
巴斯特·基顿在《将军》中的表演, 1927 年
Pique Dame(黑桃皇后), 1927 年
Die Kameliendame,1927 年
《Kiki》, 1927 年
《维奥兰莎》, 1927 年
07. 设计界的永恒之光
1974年,扬·奇肖尔德在瑞士洛迦诺逝世,但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是一位跨越时代的字体与版式巨匠,更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计魔术师。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更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奇肖尔德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文字与图形的完美结合,看到了现代与古典的和谐统一。他的作品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设计的魅力和力量。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关于设计、关于创新、关于美的传奇故事,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设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