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传统工艺如何在博物馆中“活化”?

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工艺为当下的我们提供了两种体验时间的维度

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工艺为当下的我们提供了两种体验时间的维度:它所代表的某段历史时期的独特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打造工艺品过程中,工匠们的身体劳作在物件成型过程中留下的时间的痕迹。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手工艺所带有的强烈的历史语境和个体记忆似乎为艺术家、设计师或是更广泛的创作者拓宽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今年举行的以“设计无界,造化万象”为主题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一部分探讨的重点便聚焦于传统工艺与当代科技间的碰撞交融,以及创作者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物理与数字、实体与虚拟之间来回切换时,获得更多灵感与想象。

其中,一场以“全球互联:工艺在当代的新生”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到了设计师和奢侈品销售领域的专家,分享传统工艺如何在当代科技的帮助下融入不断革新的生产、流通环境中。而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Yannick Lintz)亦作为圆桌论坛嘉宾,从一家展示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大型机构的视角,探讨了新技术在展示、传播和“活化”这些历史文物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样类型的传统博物馆如何运用科技面对21世纪的“新”观众。

图片

上:吉美博物馆外立面

下:吉美博物馆内部

图片由David Giancatarina拍摄

最初由法国实业家埃米尔·艾蒂安·吉美(Émile Étienne Guimet)1879年创立于里昂的吉美博物馆,1889年迁至巴黎。时至今日,这家博物馆是亚洲之外拥有最多亚洲艺术收藏的博物馆之一。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吉美博物馆将展开一系列与中国艺术文化相关的交流活动,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是与中国著名设计师艺术家蒋琼耳共同发起《 Guardians of Time|时间的容器 》艺术项目。蒋琼耳将在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外立面创作一件巨型的公共艺术,将博物馆空间转化为时间容器,开启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以及深入时间与灵感的非凡之旅。

雅尼克·林茨博士在出任吉美博物馆馆长前,曾在卢浮宫长期担任伊斯兰艺术部门主管及策展人。在本次圆桌论坛开始前,我们采访了这位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专家,与她聊一聊当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品和传统博物馆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吉美博物馆在推动亚洲尤其是中国与法国间文化交流的作用。

图片

L&A

过去几年对于全球大部分艺术文化机构而言都是充满挑战的,也让博物馆的未来蒙上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你是在2022年被任命为吉美博物馆馆长,在这样一个时刻成为一家重要文化机构的领导者,请问你当时对吉美博物馆抱有怎样的愿景,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未来会有哪些计划来实现这些愿景?

林茨

我是得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任命,成为了这家博物馆的馆长。我们都认为这样的挑战对于吉美博物馆而言是很重要的。首先,它是一座有关亚洲艺术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在欧洲范围内最重要的一家。所以,我当时和马克龙总统表示,吉美博物馆需要成为欧洲人进入亚洲世界同时亚洲人民进入欧洲的重要入口,所以它在我看来就是一座建立起不同文化间对话的桥梁。

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馆藏,大概有6万件亚洲艺术藏品,而且其中2万件是来自中国。基于这样的馆藏,以及我们举办的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这对与欧洲人来说是一个了解亚洲文化的良机。因此,我们其实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而这也是我为何决定要采取策略吸引到更多年轻观众。

图片

从吉美博物馆的露台区域远眺,可以望见巴黎的城市地标埃菲尔铁塔的塔尖。

图片由David Giancatarina拍摄

另一方面,我也会思考如何将更多亚洲观众带到吉美。因为一般亚洲游客来到巴黎时,都会去看卢浮宫、埃菲尔铁塔以及凡尔赛宫等。但我希望吉美博物馆可以成为一个入口,让大家在发现中国艺术的同时,也连接到对整个亚洲文化的探索。因为我们也拥有很丰富的印度、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艺术的藏品。所以,在博物馆里我们也能集中看到中国艺术与其他亚洲国家文化间有怎样连接的。

我们采取的另一个策略是在中国实现一些展览项目,和中国的博物馆进行合作,以此来推广吉美博物馆。我们现在也在和一些北京的同事讨论展览的可能性。

L&A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法建交60周年,以及明年的巴黎奥运会,请问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是否将举办相关活动以呼应明年中法两国的盛会?

林茨

对于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来说,明年一整年都将是中国年。我们会举办五场展览展示来自中国的名作,我们会邀请一些明清的名作来馆展出,其中包含金制品、瓷器等最能展现中国艺术精髓的展品。通过举办好的展览,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将吸引更多的西方观众,一起关注中国艺术在过去的辉煌成就,同时观众也会了解到中国文化在现代取得的成就,比如说像今年的峰会就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图片

图片

吉美博物馆的中国房间(Salles Chine)

图片由Vincent Leroux拍摄

我最近就在上海,希望可以借此机会,让吉美艺术博物馆明年可以展示更多中国的成就。从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进去,再到外面,观众会看到旁边有七条道,我希望观众到吉美艺术博物馆多看一看,看一看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看一下中国的创意是什么样的,也希望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馆之内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展馆之外的内容,去了解中国的当代性。

当然,吉美艺术博物馆明年还会举办其他的相关活动,也有非常知名的艺术家和非常知名的展览,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中国的电影,之前我们展出过韩国、日本的电影,现在也想让大家欣赏中国的电影艺术。明年是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的中国年,大家都很重视这件事。明年,我们会将中文列为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的第三语言,希望以此将更多的中国文化带到法国。

L&A

你本身是一位文化遗产方面的策展人、研究专家,你认为博物馆馆藏中这些由传统工艺打造的展品,或是这些传统工艺本身是否在今天依旧重要?以及它们为什么重要?

林茨

我在博物馆想做的事情就是展现过去和现在的连接。吉美博物馆的馆藏主要都是来自很早时期的文物,从史前时期一直到古代以及19世纪。然而,其实在我担任馆长前,博物馆就已经开始了一个收藏当代艺术品的计划。我也很想把这个计划发展下去。而且我们收藏的也是来自广泛亚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当代艺术品,而不仅限于一个国家。

图片

图片

吉美博物馆同样展示和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图为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垦月者”(Moonraker)展览现场, 2020 年。

图片版权归属于艺术家和贝浩登

对于年轻观众、或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当下的生活是如何的。而对设计师、艺术家而言,博物馆是提供灵感的地方。从18世纪开始,欧洲陆续出现了博物馆,而这些地方也成为了艺术家思考、寻找灵感来源的地方。对于吉美博物馆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能力为年轻艺术家、设计师,在传统工艺或历史物件中找到灵感。

L&A

就像你刚才屡次提到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很多文化机构也采用了前沿的技术来推广博物馆,改善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能否请你结合本身的经验,和我们分享一下新技术在拓宽博物馆观众群方面发挥的作用,它如何让观众感到与这些古代藏品有了更深刻的连接?

林茨

在我看来技术对于博物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很幸运能够见证新技术所带来的众多可能性。我的想法是在常设馆藏展厅运用更多数字化手段,例如用采用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看到这些展柜中的古代工艺品的原始语境,或许是一座纪念碑或是某个广场等等。这对于公共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帮助他们了解这些历史物品从何而来,原本有什么作用。

当然,我也希望把这些数字技术运用到展览中,例如创作一些沉浸式的戏剧舞台效果。这会为我们的展览带来完全不同类型的旅程,而不仅仅是看着物品一个个在那里简单呈现。后一种形式或许对藏家、一些非业余观众而言是合理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更广大的观众群体,而这些技术工具就是非常合理的。对于我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一家20世纪的博物馆打造成一家21世纪的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吉美博物馆拥有数量庞大的馆藏,大概有6万件亚洲艺术藏品,而且其中2万件是来自中国。

图片由Vincent Leroux拍摄

L&A

新的科技也带来新的分享体验的方式,例如现在很多展览都会尽力追求提供更好的拍照环境,打造便于社交媒体传播的场景,而且也由此出现了很多话题度和人气都很火爆的展览。但对于展览来说,这一现象似乎也是一把双刃剑。不知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茨

我觉得你说的没错。作为博物馆馆长,在制定策略时就要意识到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也要使用那些科技产品,了解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社交媒体的。但重要的是,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还是要保证展览的质量,让博物馆保持一个作为冥想、沉思的空间。

所以我们不会从一个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博物馆突然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会重新思考新型的博物馆该如何在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和其他新技术的同时,让博物馆依旧是一个让人和艺术进行交流、观赏艺术的独特空间。

图片

图片

吉美博物馆一层展厅展出的来自高棉帝国时期的雕像。

图片由David Giancatarina拍摄

L&A

在当代艺术设计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当代艺术家会在作品中采用传统技艺或和手工艺人合作;而时尚奢侈品牌也同样很热衷于对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将传统技艺与自己的产品相结合。在你看来,这样的合作会产生怎样的新可能?

林茨

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大概两个月前,我们接待了法国时尚品牌迪奥(DIOR)的设计师,她希望能够研究我们博物馆的织物收藏。我们拥有来自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很多最为重要的织物收藏,所以她在我们的库房里呆了整整两天,研究学习这些古代的传统织物。

我其实并不知道艺术家或时装设计师会从这些研究中有什么发现,从而帮助到他们的创造。但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有趣的合作。我进而考虑的是,我们何不发展更多法国的合作伙伴,像是艺术设计院校,让学生从我们的馆藏中获得更多灵感和刺激。

图片

吉美博物馆的高棉艺术大厅(Cour khmere)

图片由Vincent Leroux拍摄

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法国的故事。19世纪,所有装饰艺术博物馆其实都是为了法国那些大型工艺品制造商的工人们而建的。当时人们的观念是博物馆不仅仅是为艺术家而建的,而是应该成为工匠们的学校,让那些从事织物、玻璃、瓷器生产的工人们了解各种工艺,而在19世纪出现的工艺革新其实来自于这些工匠们对过去工艺品的观察和学习。

L&A

所以博物馆和它所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品对于当代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型的学习场所。

林茨

是的,我希望吉美博物馆也能成为这样的“装饰艺术博物馆”,不仅为艺术家提供灵感,而是能让当代的手工艺者也有更多收获。我们并不想每天只是开门然后等着观众进来,而是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年轻人的一所学校,或是哲学家们学习的精神场所。例如,我们有很重要的佛教雕塑收藏,我就会想象哲学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在博物馆里学习研究亚洲哲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