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在时代侧写的多层切片中,重建图像阅读的意义

在坪山美术馆正在展出的“黎晓亮:1/3个展”,正式展览的通道墙面上按步伐“呼吸式”的陈列了11张小尺寸照片

在坪山美术馆正在展出的“黎晓亮:1/3个展”,正式展览的通道墙面上按步伐“呼吸式”的陈列了11张小尺寸照片,画面中是一个人在广场上玩手机,而镜头在不断的接近他,身边是一组金属雕像凝固在看着手机的一刻。暗示观众将越来越接近展览正文。沿墙摸去,这些反复闪现的信号最终以全然等大的原物状态复刻于展厅之中:地铁门、广告牌、一个半包围式的透明会议室、沙滩和床和各种公共座椅,以及通往墙壁尽头、半截正在运行的扶手电梯。丰繁的日常景观刹那间涌入视线内,熟悉又疏离,观众在其间穿梭但却与彼时彼刻看似毫无关联。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光怪陆离的装置群落背后,看似唯一与“此在”保留着关联性的,正是散落在各处的细微照片;而这些场景在情节上的唯一共同点,即手机屏幕大小的“观看”。造访这一展览的观众,共同轻巧填补了一个个“滑手机”情景中的人物虚位:日常等地铁时、在机场或高铁站或公交站台等车时、上班时或度假时、行走时乃至每日卧床时;艺术家通过重构情景并设置一定的观看距离,使人们自发性地恍然:手机这个现代物件和它所呈现和带给我们的图片、信息、交互功能等,充斥甚至湮没了大多数人生活的碎片时刻甚至每时每刻。据策展人鲍栋讲述,在构建诸如上述场景时,“似乎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人生活吧,地铁、办公室、卧室、沙滩,到没有特意编排,更多是空间逻辑,比如地铁在入口,站牌靠落户外,卧室在角落等等。”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不过黎晓亮并非刻意制造批评。鲍栋对此也叙述道:“展览实际上是情景剧化的,观众同时也是演员,当他们观看各种屏幕的时候,自己也是别人观看的对象。”在现场的一处处可参与装置里,屏幕大小的图像既产自手机拍摄,在将拍摄的权力流放给每个人的同时,也从器械的角度彻底颠覆了摄影的定义。而讨论摄影本身,才是艺术家黎晓亮作为创作主体其“1/3个展” 的本意;作为客体参与者的我们,被置入一个抽离的真空场景中时,对于观看方式和信息输出的空间、环境、角度等感官思考或许亦得到了一次深省。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装置电梯上不断循环的扶手带,由于墙体的阻隔在视觉上仿佛被截断了,由此使带上匀速出现的图片以一种似乎无穷尽的数量规模呼啸袭来、转眼又消失去到了墙外的另一面世界。这些图片均拍摄于距离美术馆2公里的一处商场电梯的1小时内,形形色色、人来人往,却无一不在盯着手中的手机看。当被问及,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对“人人都在看手机”现象略有微词时,鲍栋笑称他的看法其实是很微妙的:一方面,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已经习惯性地通过天气app来感知气温……这可能也是每个人的《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时刻。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在深圳,把“生产环境”作为直接展示的内容

循着LED滚动屏上的短句和兀然消失的电梯,转眼便来到了展览的第二部分,也是黎晓亮此次展出的第二件作品《艺术订单》(Art Commission)。通过“大芬村”这一关键词,黎晓亮与深圳艺术,或者说深圳的艺术生产链展开了一场跟踪式的推导重演,试图以对方的方式刺激对方重新认识赖以为生的生计与艺术信仰及创作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悖论。虽然结果并未完全达成初衷,却意外获得了展示这个系统运行方式的机会,黎晓亮通过拍摄画师、并下单让他们画一幅自己的肖像画、签名和回收等一系列动作记录,形成了一次关于艺术本身的价值追问。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对黎晓亮来说,将摄影是这个项目的开始,但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中发生的。展厅中,迎面而来的是一整面拼接形成的画师毡布墙,零星的颜料痕迹保留着“接单生产”后的残败景象,层层叠叠因干透而略显晦暗,不禁使人联想起纪录片《中国梵高》中画师赵小勇为营生“被迫”自降身段的落寞和扭曲,“这里没有艺术,每一笔都必须变成钱。”展厅里模拟了的画室同等光源,照在斑驳且令人唏嘘的毡墙上,也显得几件耷拉在空间正中的“成品”画布了无生机,在这种标签化的大芬症候和宏观叙事的双重遮蔽下,微观的个体始终存在于夹缝之间。

一对对呈现的图像上,左边是摄影原作,右边是“画照片”的作品成果,成果的右下角通常还有一个署名“Alexvi”,那是黎晓亮将画师最后的权力剥夺、使之成为全然工具化的烙印符号。当画师对他们创作的自画像不再具有所有权,黎晓亮以这种看似悖谬的方式揭示出其下运作的权力机制。尽管展厅另一处的影像,始终不停地播放着大芬女画师的呐喊:“绘画这么美的东西,到头来它却是最穷的,你明白吗?”多少叩在每个人的心间都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但随后便被重重困惑所包裹:艺术与商业系统是如何共存的?个人的存在于现实集体主义面前必将是微不足道的吗?如果你的“热爱”在一个商业系统下久了,还能保留多少来驱动自己?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在情景的恍然再现中,《艺术订单》在某种意义上重建了一个大芬村画室,让“作品”与“生产”同时成为展览的内容。从一个个典型符号切入,黎晓亮用他的镜头思路探讨了全球消费主义裹挟下的社会个体多重身份,以及个体与社会运作机制之间的复杂关系等。如同策展人鲍栋所言,《孤独星球》和《艺术订单》两个系列的作品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讨论着当代社会的观看症状,并把摄影当做了一种有效的介入途径与工具。大芬村的文本映射提供了一套现实主义侧写:“大部分情况下,大芬村是先有需求再生产供给,而理想情况下,当代艺术是先有生产再形成需求。”鲍栋揭开了“订单化生产”的表层语言之下想要指向和厘清的观点:“理论上,艺术的生产(创作)是第一位的,所以艺术可以超越、批判、逃逸;当然,事实上也不总是如此,当代艺术中的‘订件’状态也很常见,这不是说委托创作的情况,而是指那些套路化的作品。”

当我们在说“看的艺术”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对于所有数码图像来说,人们一旦进入“真实”的数字通道,便可能迷失在闪烁着“假数字”或“假代码”的漩涡中,就像我们日常迷失在智能手机或无穷无尽的信息中一样。从坪山美术馆一楼走出步行至二楼中庭广场,近来处于持续热议中基于算法的AI图像,以无数个屏幕阵列的形式出现,这些画面均由AI生成并保留了数字计算的缺陷。由此引发话题“摄影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门槛的降格、图像的泛滥、创作的大众化,以及刚刚到来的AI视觉——黎晓亮使用跨越三层楼的巨幅墙面,悬挂了一个虚拟组织“UNETP联合国眼动追踪署”的的公益广告。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对于摄影及其种种,黎晓亮的创作方法更接近人类学式的收集、观察和呈现。无论是此次个展,还是黎晓亮此前的经典作品《回到黑色》 (Back to Black) 和《北京公寓》 (Peking Apartments) ,他的焦点始终落在重新构建现场以及图像阅读的前提。罗兰·巴特曾说过:“在摄影面前摆姿势,这是以隐喻的方式表明,我要从摄影师手里获取我个人的存在。”对于黎晓亮来说,选择摄影这种完全仰赖于物理器械的创作方式进行表达,在表现维度上就首先被禁锢在几乎所有肉眼可见范围内。于是,相较于绘画的抽象和空灵,摄影作品所能唤起的共情和思考看似是有限的,黎晓亮便将表达前置,将题材内容以媒介混合和现场布景的综合方式呈现,使作品简化但直击要害,亦毫无疑问地延展了摄影所能表达的阈限范围。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图片

“黎晓亮:1/3个展”展览现场,©ASTUDIO

回到展览本身,唯一相同的只是“看”;“A way of seeing”(一种观看方式)也是黎晓亮工作室ASTUDIO的标语。“看”本身也是一种符号,由行为符号延伸至社会符号,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症结。对于摄影在今时今日的讨论范畴、适用人群、生产方式和形态意义等,策展人鲍栋曾坦言,我们今天所说的摄影已是一个整体系统,它等于场所、材料与行为的总和,1/3个展是在讨论摄影作为一种视觉生产,是如何在物质形态及文化关系上镶嵌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在鲍栋眼里:“作为观看及图像技术,摄影早已成为整个当代社会运作系统的一个部分,在今天,所有的私人及公共的交流,离开摄影是不可能的。所以,摄影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时代症状,它是不是艺术一点都不重要了,或者说,艺术那道金线早已不在图像与审美的范畴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