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从脱离开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至今,“消费主义”的魔性魅影就始终伴随着人们

从脱离开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至今,“消费主义”的魔性魅影就始终伴随着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步伐而疾速向前迈进着。

早在19世纪下半业,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在自己著名的《死屋手记》中,对于前“消费主义”的形象进行过生动的描绘——“把所有经济上的满足都给予他,让他除了睡觉、吃蛋糕和为延长世界历史而忧虑之外,无所事事;把地球上的所有财富都用来满足他,让他沐浴在幸福之中,直至头发根:这个幸福表面的小水泡会像在水面上的一样破裂掉。”

《死屋手记》内文插图  涅波姆尼亚希绘

而在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原本在社会学范畴中尚处于襁褓状态的“消费”欲望,开始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具有明确结构且深入人心的“主义”与“伦理”,并进一步固化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认知的单向价值取向。如好莱坞女星莎莎·嘉宝(Zsa Zsa Gabor)在她上世纪50年代所写的书中就提到过“spend more,live longer”,大意是建议已婚女性多花丈夫的钱,才能活得潇洒长寿。这一价值观鼓动纵欲,与如今的消费主义不谋而合。

好莱坞女星莎莎·嘉宝(Zsa Zsa Gabor)

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主义”是指消费者追求超越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体面消费,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受的消费态度,它也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部分之一。英国学者卢瑞(Celia Lury)认为“消费文化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欧美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消费主义对人的价值的异化:不仅仅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更会让你渴望金钱、渴望奢华,让你的价值由外界评价。”

同时,消费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化含义上,即消费的目的最终要体现出的是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而作为人类精神上层建筑的艺术领域,从波普艺术的潮流开始,就明确地与“消费主义”的逻辑紧密地缠绕在了一起,直到今天,随着各种新技术和媒介的不断引入,以及艺术商业系统的日趋系统化与成熟化,很多“艺术品”本身也成为资本系统中被操纵的“商品”之一,而很多商业机构对于艺术的精神解读也逐步演化成了一个营销系统与广告系统。

在如今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里,当“高端”、“真诚”、“品味”、“阶层”等名词,已变为刺激文化消费激情的注脚与标签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艺术的精神性是否也在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是否又有某种不变的核心精神始终潜藏在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之中?……

带着以上种种问题,99艺术网特别对不同身份的从业者——画廊管理者、策展人、艺术家和批评家——进行了采访,听听他(她)们怎么说?

01 画廊管理者

灿艺术中心创始人 李剑光

当代艺术当然需要精神性。大家没发现一个现象吗,过去人们看艺术作品经常会伫立在那里看很久,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家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投射到作品里,观众则透过作品与艺术家在精神世界里找到共鸣。而现在呢,人们在看展的时候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但这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有谁敢说那些色彩绚烂、符号化强烈和充满视觉刺激的作品就没有精神性呢?精神性可以是自觉的,也完全可以是非自觉的。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分析和评判当代艺术的精神性其实是有些令人尴尬的,因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为了迎合市场而追逐潮流、简单模仿、千人一面,放弃了自己的艺术初衷,这样的作品才真的缺少精神性。

人和人是有差异的,从学识到修养,艺术家也一样,思想的深刻和精神的肤浅表现在艺术品的创作上还是很不同的;艺术的功能不必高估,它改变不了社会进程,但它可以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大南瓜还是挺好玩儿的,它当然也有自己的精神性,只是在我的认知里,今天的它和艺术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关系。

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问题的,需不需要它都或多或少地一直存在。

偏锋画廊创始人 王新友

毫无疑问,当代艺术的创作首重精神性。但当下的艺术市场中,确实是好看的、精致化的艺术更受藏家们青睐,这个现象恰恰说明了当代艺术创作处在一种疲软乏力的状态,而这种疲软,首先又恰恰是“消费至上时代”的精神世界的疲软或贫乏,是曾经充满锐气与深度的批判思想都被消费之后的疲软和贫乏。这是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新的思潮并不容易,但肯定在地下酝酿、积累,从种种已经习惯的当代艺术范式中解脱出来,去发现真正有问题、有活力的新艺术苗头的慧眼。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慧眼。

02 策展人

杜曦云

1、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有的人渴望精神性,有的人巴不得取消精神性。

2、指涉问题意识及学术价值的作品很少出现在大型艺术展上,这类作品是否会被埋没?

已经埋没好长时间了。

3、当代艺术如何走出这种意象消费所带来的困境?

不再掩盖真相,努力改变现实,从改变自己做起。

段少锋

1、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传统和当代之分,艺术这个词和精神性的关系是什么?艺术不是物质生产,而是一种精神文明的生产,我相信艺术永远无法去掉精神性来讨论,去掉了精神性还是艺术吗?换句话说,你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恰恰是因为今天不是艺术没有了精神性,而是没有精神性的视觉产品被混淆成为了艺术。

2、指涉问题意识及学术价值的作品很少出现在大型艺术展上,这类作品是否会被埋没?

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展览是不是大型小型的问题,而是概率问题,小型的实验艺术展中的作品也未必不会被埋没,我觉得一个作品是否会流传下去不是取决于展览,而是在于艺术家自身核心的创造力,从观念、形式、内容、媒介上有没有创新,有没有提出自己有价值的那部分经验和体验。

3、当代艺术如何走出这种意象消费所带来的困境?

段少锋:当代艺术,抑或艺术一定是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时期的困境的,与其讨论走出困境,不如讨论为什么艺术要与困境共生,每个阶段的艺术都有其自身的问题,我们的近现代美术史每个时期不是也有纷繁复杂的问题吗?真正走出困境是要正视困境,正是因为困境所以艺术家成长才会有价值,残酷来讲,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有的生命力可能一两年,有的一二十年,有的可以上千年,历史的筛选是最后的审判,但是谁会真的在乎呢?艺术家往往在不成功的时候批判消费的困境,成功的时候不会这样,大多数人会拥抱消费,利益决定了立场。我从来不会绝对化的看问题,因为我相信艺术也是表现人性的一部分,艺术家年轻时候会反叛世俗的成功,大多数后来都会沉湎于世俗的成功,心里怎么想我们无法预测,只能说,身体是诚实的。

方振宁

1、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需要有一个限定,当然世界当代艺术与精神性有关,但我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没有发现他的精神性。我不敢说没有,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在我看来,研究艺术的语言和研究艺术的精神性是一体的。艺术有其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需要不断的开发与形成丰富的内容,包括艺术家的实践、批评家的评论、策展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如果要谈当代艺术的精神性,需要完备的艺术基础知识,比如从中国艺术史和精神史的书籍,到具有先锋性的展览研究。在充满消费社会的今天,艺术实质上是被当做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来谈。

美国学者布鲁斯·阿尔什那的《从沙龙到双年展》一书讲述了先锋展览,包括沙龙、双年展如何改变了现代艺术的历史。我把其中最重要的成果编成课件教授给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博士生,更通过可视化的转换,把课件中的文字与图片形成了供人参观的展览。把艺术史可视化,是艺术研究的一种。

而艺术市场、艺术生态和研究当代艺术完全是两回事。现在清华大学博物馆不断地进行关于苏美尔文明、两河流域、丝绸之路上的中东、叙利亚、伊朗等这些文物的介绍和传播;出版社也出版相关书籍,为艺术历史研究铺垫基础资料,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能知道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由来。这也是我对有没有精神性和需不需要精神性的问题的简略的回答。

2、当代艺术如何走出这种意象消费所带来的困境?

先明确一个概念,艺术品的价格不等同于价值,这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自人类有艺术的概念到今天,人们欣赏艺术,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像现在非常火热的AI艺术、NFT,有一种要吞噬人类的气势,包括我在香港M+看到了Beeple的《人类一号》,让我越发体会到人们欣赏一件艺术品,并非不断地观看、不断地接受,而是需要一个看不见的思维空间。试想如果发生了战争或其他事故,没有电、WIFI,无数艺术品就这样消失了。艺术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我觉得不免有点儿太贫困了。

再说道物质性的问题,现在中国的艺术市场有一种野蛮生长的现象。一些所谓的艺术收藏家是在没有艺术教育的情况下生长出来的,是一个只具有片断化的知识状态: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下处于怎样的位置?

之前我在上海里森画廊看到了巴西艺术家何里奥·奥迪塞卡的展览,他非常重要,甚至进入到了西方艺术史中。不免让人反思:为什么中国艺术家很少能进入到以西方为中心的艺术史,而南美却可以?

由此开始系统地研究南美的当代艺术,了解到奥迪塞卡是如何成为巴西“新具体艺术”的一员。溯源到瑞士知名艺术家马克思·比尔50年代在巴西通过展览和讲座的输入,影响了巴西的当代艺术,瑞士的“具体艺术”在南美的传播使得巴西也逐渐形成了“新具体艺术”。

2017年我在伯尔尼看到一个关于纪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的展览,从俄罗斯的构成主义、至上主义、到德国70、8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学派等等,其中也展出了巴西的艺术作品。2020年疫情期间我回到日本继续深挖,这一线索终于明确起来。如果以后有更多人进行这样的研究,市场就不会这么肤浅了。

刘礼宾

1、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艺术的“精神性”和“消费”并非是截然对立的一种关系,只不过时下的很多当代艺术家过多地把“消费”视为一个不可绕过的主题,而对“消费社会”缺少一种反思和批判精神。把消费社会的表象当作实质,再现性的进行浮光掠影似地再现,或者表现。艺术家,特别是当下中国的一些年青画家,继续采用平涂,或者精微的细节刻画,把这种“表象”携带的视觉幻象作品化,从而出现了大批“光溜溜”“毛茸茸”的作品。这种现象在20年前的“新卡通一代”的艺术创作中已经出现。尽管时下他们的阐释还联系到“虚拟时代”,但似乎掩盖不了他们艺术语言的贫瘠和匮乏。“精神性”,特别是深层的精神追求永远是艺术的特质,这和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古典艺术的基于时间上的简单分类没有关系。

2、指涉问题意识及学术价值的作品很少出现在大型艺术展上,这类作品是否会被埋没?

大型艺术展并不缺少指涉问题意识及学术价值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展览,我不觉得这类作品会被埋没。沙子永远是沙子,尽管堆成山,也不过是沙丘。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大浪淘沙、慧眼识珠的能力和精神,这个“我们”既包含普通观众,也包括专业人士,比如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史学家、以及收藏家。

3、当代艺术如何走出这种意象消费所带来的困境?

所谓“困境”只是一些潮流艺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罢了,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类作品出现。比如巴洛克艺术的一些后期作品、罗可可艺术中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印象派流传到美国后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等,都在短期内出现了流行趋势,并好像制造了一种潮流,结果又如何呢?“粉饰性的艺术家”从来不都不会缺席,但当潮水退去后,再精致的伪装和装饰都会消散。

03 艺术家

艾安

1、从创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趣味或审美?

在艺术史中,传承是一个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创作不断推进的过程。后辈艺术家承继前辈的艺术风格,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及表达观念,然后再磨砺出新的艺术风格,这样传承有序的过程,既是艺术家个人的生命过程,也是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进程。

那么,说到当下的艺术创作,即有的规则已经大部失掉这个时间累积、经年历练的过程。因此,当下艺术的趣味或审美,在我看来,也是一个“没有”审美,或者说“不需要”审美的时代。这是艺术“趣味”的缺失,是简化了的视觉刺激的混乱时代。有迹可寻的是,自杜尚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开始,艺术的表达几乎是没有禁忌可言。“审美”这样的词汇,在今天的艺术家口中已经听不到讨论的声音了。我们当今社会所处的这个时代,众多艺术家对艺术创作体现,是固守自我“审美”的“趣味”,能做到对先辈在艺术创作上近乎修行的行为,是不多见的。更多见的是追随潮流走向,跟定商业利益引导的大众趣味,做着藏家欢喜的艺术。但是这样的结果,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进入被遗忘的世界,这从艺术史的脉络中就能显现出端倪。

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在于艺术家用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所绘就的作品。

2、在当下的环境中,为什么具有问题指涉意识的作品很少能在大型艺术展上被看到?好作品的标准是否发生了改变?

我认为好的作品标准并没有发生变化。经典的永远是经典,优秀的、历经时间历练的好作品永远会存于艺术殿堂,这也是艺术之于人类的精神需求的条件,这一切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当下的我们,只是处在某种记忆与流失的过程中,谁能被称作好的艺术家,什么又是好的作品,现在还难下结论。这也是对艺术家坚持自我想法、认知表达的考验。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是以什么为依托的?

我们生长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我想,对个体而言,只有对艺术的爱,人性的真,对艺术创作有敬畏的心,才能称得上是有价值意义的好艺术。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的“信仰”——艺术创作如同信徒对宗教的真诚的表达,是艺术家该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的,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验证的。这种“精神性”的依托,就是艺术家对艺术精神的“信仰”追寻。

陈彧君

1、从创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趣味或审美?

在创作的时间逻辑上看,“当下”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概念,眼下的“当下”没那么重要。真正的创作者是要反复通过对不同“当下”的反省中,建构自己的趣味与审美。对我而言,创作是跟时间对峙的结果,当下什么趣味没那么重要,有些皮底下有肉,有些皮就仅仅包裹另一层皮而已!

2、在当下的环境中,为什么具有问题指涉意识的作品很少能在大型艺术展上被看到?好作品的标准是否发生了改变?

这个时代有意思的正是我们都处在一个错层的世界结构中,角度和观看方式很容易误导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你现在看到的有可能恰巧是被某种东西遮挡的角度,换个角度,另一个价值和人群其实都在;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被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否定掉价值的可能性。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人类用几千年时间在认知不同的好,好作品的标准也像贯穿其中的中轴线一样,真实而又抽象地存在着,它是在改变中延续了自己的基因。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是以什么为依托的?

精神性首先是指向创作者自己的真诚度,她或他有没有建立起对自我世界的怀疑或肯定,这就是思考和行动的依托。

刘可

1、从创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趣味或审美?

艺术家负责创作,资本负责挑选。也就说,当下被挑选出来的是资本的趣味,不是艺术家的趣味。我个人觉得,今年是一次以曾经的欧洲、美国、日本顶峰时期艺术为范式的、整合式的集体怀旧。

2、在当下的环境中,为什么具有问题指涉意识的作品很少能在大型艺术展上被看到?好作品的标准是否发生了改变?

80年代的时候,丹托和安迪·沃霍尔携手宣告了“艺术的终结”,丹托宣誓了今天的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一切。接近40年过去了,这诱人成果的代价越发不言自明,知者自知。现在是一个“权威”在僵死的时代:世界从明确的单极走向多元,谁都再难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去定义好与坏。

现在是“后人类”的时代:世界的秩序早已超出人力所能自主控制,因此一切秩序都是自发自主生成,进而一切都回归到“潜在性”里。我们或许能以个人的名义来定义作品的好坏,不过,这样的标准充满个人的趣味,缺乏对整体说服力。但,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好的作品不会被一种主题所穷尽。

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终究要回归到对艺术本体的认识。如果我们沉醉在意识形态的自述,那更像是哪一方的“工具”,多于艺术自身,进而磨平了艺术自身的具体性。我个人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艺术家的眼光去评判好坏:我们进入到某一艺术家自身的趣味之中,根据他们自身的趣味去评判他们的作品。这似乎对艺术家及自身作品的评价更公允一些。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是以什么为依托的?

老实说,我认为这不是给艺术家的问题,而是给批评家的问题。艺术作品之中的“精神性”是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生命经历之中的感受和顿悟,它在创作之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一开始以此为最终的表达目的,那样作品会显得矫揉造作,让自身失真。如果艺术家要明确地使其“精神性”真实地显形,那他必然是在反抗某一个明确的权威“定义”,但在当下这样的机会很少。除此之外,共性的“精神性”连提的必要都没有,因为那没有特色;个性的“精神性”也没有提的必要,因为那没有借鉴意义。

邱岸雄

1、从创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趣味或审美?

作为创作者,可能更多地会聚焦在自己的方向和线索上,当然也会看到其他不同类型的创作。实际上,当代艺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有的形式都是允许存在的。当下这种比较流行的形式,比如说荧光色或者强调形式感的一些作品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哪一种风格或者哪一种潮流比较受市场认可,可能就会有很多人跟风。潮流总是在变,但我认为艺术家应该清楚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定力。如果自己的方向不明确,就很容易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2、在当下的环境中,为什么具有问题指涉意识的作品很少能在大型艺术展上被看到?好作品的标准是否发生了改变?

在大型的展览比如双年展中,所有的作品可能都会带有问题指涉意识,比如环保、身份、种族等。即便是比较政治正确或者具有流行风格的作品也会有指涉性,但同时又是“安全”的,因为如果“不安全”,可能连展出的机会都没有。国外的展览是不是就更宽容呢?我觉得也不是。比如去年的卡塞尔文献展,对于一些涉及敏感话题的作品,我觉得也不宽容,甚至都没有给艺术家阐述或者讨论的机会,作品就被撤下来了。所以,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我看来,表达的空间在缩小,我们看到的都是在被允许的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很难看到真正尖锐的作品。

但是好作品是不是一定是要去讨论比较尖锐的话题?我认为也不一定,塞尚画水果、静物、风景,与当时的时事也没什么关系,但并不影响他创作的是好作品。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是以什么为依托的?

精神性可能是比较笼统的一个词汇,艺术创作会包含创作者的想法、感觉,也会包含理性和感性的思维。一件作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综合输出,所以无论好坏、高雅或低俗,都包含了创作者的精神性,只是说精神性是有区别、有差异的。我们对作品的判断或者说审美,就是去判断和品评这些精神性的高低优劣,以及其间的微妙差异,这是欣赏艺术的最重要的部分。

但是,在今天当代艺术多元主义的这个理念中,只要在一个政治正确的话题下面,一切都是允许的,并且好像都是有价值的;或者只要是有差异性就是好的作品。所以,今天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价值是比较混乱的,有点各取所需的意思。但同时,市场选择是盲目跟风的,最后反而又是惊人的雷同,似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草间弥生或村上隆,从这一点来说,恰好一点都不多元,看起来精神性又很贫瘠。

赵半狄

1、从创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趣味或审美?

从古至今,从众都是主流,博览会里99%的作品属于这样的产物,但,这才是正常运转的社会该有的样子啊,无需抱怨。

2、在当下的环境中,为什么具有问题指涉意识的作品很少能在大型艺术展上被看到?好作品的标准是否发生了改变?

谁说“问题意识”是当代艺术的必需品?

其实,你仔细看看,博览会上的众多作品是有创作逻辑的,甚至是有问题意识的,但并不能遮盖其平庸。还有一个有趣儿的现象,关于好艺术的标准,才华不够的人急切换新,才华够的人宁愿守护“家规”。

3、怎样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性”是以什么为依托的?

我想说说艺术的玄妙之处,不是你想追求精神性就能得到的,正如塞尚谈过绘画中的诗意,他说,不要努力把诗意掺合到绘画里,这样的话,诗意会自己进入绘画。

04 批评家

王春辰

当代生活和艺术是由多种力量塑造,其中包括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的影响,但其支撑艺术发展的核心仍是精神性的诉求,面对纷繁变化的当代世界,当代艺术是一种介于当下与来自历史的不稳定力量之间的精神联系。

在讨论当代艺术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当代”本身是一个社会学和哲学的概念,它本身包含着诸多不同方向的思考逻辑和精神性研究线索。在2007年,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曾提出:“什么是‘当代性’(Contemporaneity)?‘当代性’是否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等问题,来阐述“当代性”概念在历史上的转变,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严谨结构的精神性研究与思辨。

而普遍意义下“现代性”(modernity)与“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通常是以欧美为中心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体系为模式。因此,提出“当代性”这个概念的意义是为了改变这种单一性的现代性或者说全球化进程。当代性的意义是多元的,它包含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强调的时尚和创新,也包含鲍德里亚德(Jean Baudrillard)所说的前卫的原初性,还包含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说的真理的到来,以及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识考古学,也就是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共振。

“当代性” 的多元性涉及到时间与空间的问题,它并非指此时此刻,而是指过去与现在不同时间的交叠,包含对过去的复兴和未来的期望。因此,以“当代性”为基础理念的当代艺术,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开独立的精神性与思辨性。

王端廷

人是社会动物,更是观念动物,而不同的观念的行程就是精神性思考的结果。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受其观念支配,而观念的塑造则受信息渠道、认知层次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即使是在互联网依然全面覆盖社会各个层级的今天,观念的屏障仍然将人们限定在不同的层级。事实上,观念的改变比社会的地位的跨越更加困难,而阶层的固化则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观念的僵化。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我看来“观念决定命运”。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是反射与思考不同的社会现象,并将其以艺术化的手法进行精神性提炼和转化的过程,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都会完整地反映在当今中国的艺术界。对于中国艺术界,人们有各个各样的区分标准,譬如有体制内艺术和体制外艺术的分野,有学院艺术和非学院艺术的划分,还有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这些艺术类型划分的根据,既有艺术艺术家身份方面的因素,也有艺术本体即艺术手段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精神趋向与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只有表达了他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理想,或者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问题,或者满足了他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需要,甚至开创和引领了更美好的生活方向,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艺术家,最终被艺术史所记载。我们看考古现场就会知道,人类文明发展构成了一个层次多样而又界线分明的剖面,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层。对于艺术来说,变是不变的铁律。因循守旧和随波逐流的艺术家都不会被历史所认可。只有那些传达了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普适主义的精神内涵,表达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理性与秩序、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倾向的艺术创作才能称得上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这样的当代艺术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卢迎华

不管我们主观意愿上参不参与,应该意识到我们都是全球的一部分,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不应该把自己隔绝起来,虽然在社会学层面上,消费主义已在全球范围内盛行,但它更多是一种商业系统所强制赋予公众的、不需要过多思考的盲从式心理预设,但精神性却始终是当代艺术语境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以策展为例,我和刘鼎受任2023年第八届横滨三年展艺术总监,我们在给横滨三年展的提案中,也对双、三年展的范式提出了反思,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以某种方式展现我们的思考,这种思考也是你所提问的精神性的外在表现之一。

如我们的提案涉及对今天个体(个体包括了多种形态的个体,我们将各种机构,包括体制本身也视为个体)如何面对各种困境和局限的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加速全球化以来,我们以一种集体视角观看中国当代艺术与全球艺术社区的交互,也往往强调一种被一个外部的国际艺术界选择的心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三年展的策划突出个体的视角和实践,以及作为个体参与全球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而除了艺术创作和策展工作之外,对于作为传播场域的美术馆的建构,同样也需要精神性作为基础支撑。以中间美术馆为例,这里主要呈现的是国内外当代艺术和思想领域的前沿和深度实践,本来就需要观众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和智识去观看和理解作品,而不仅是简单地欣赏。不管进行何种展览设计和传达,前提始终是忠于创作本身。

真正的美术馆是人们接触专业的艺术实践、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认知、触碰问题、开启思考的场所。而举办专业、严肃和高水平的展览始终是中间美术馆的立足之本,不随着文化消费的兴起而动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