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帝国酒店堪称赖特中期创作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从1917年到1922年酒店开业期间,赖特在日本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酒店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他的任务不仅是扩建一座始建于1890年的现有酒店及其场地,还包括设计室内空间,包括家具、地毯、餐具和银器。这个声名显赫的酒店项目,其创意之宏大与造价之高昂相当,以其奢华宽敞的室内空间、精妙的照明设计、创新的抗震结构,以及尤为重要的、内外均以六边形、三角形和矩形为主的华丽建筑装饰,令所有参观者惊叹
▲ 东京帝国酒店建筑群,旅游手册封面插图,1967年前
▲ 孔雀椅在东京帝国酒店
门厅一字排开赖特为帝国酒店特别开发了多款家具,始终密切关注它们在形式上与整个室内空间的融合。其中,带有六边形靠背的所谓“孔雀椅”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件。至少创作了两种不同的变体——一种是藤编座面,另一种则如这里所示是软包座面——它们被用于整个酒店建筑群。软包款的椅子最初可能覆盖着深蓝色的面料,但无一留存至今
▲ 配备孔雀椅变体款式的东京帝国酒店客房,旅游手册内页,1967年前这把椅子的设计体现了赖特对几何形式的运用。例如,六边形的靠背在顶部被分解为一个菱形(占据靠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菱形部分安装了木板而非软包。历史室内照片显示,这个纯粹的美学特征旨在使椅子更好地融入其周围环境。靠背的六边形母题在两侧构件中再次出现,尽管略有修改:椅腿向顶部方向略微内收倾斜,座面、与座面平行的横撑,以及插入横撑与椅腿之间的两根短木撑共同形成了一个六边形,尽管不像靠背那样是等边的
▲ Peacock Chair,Frank Lloyd Wright,约1920/1921
▲ Peacock Chair 背面(座面、椅腿侧面为藤条编织),Frank Lloyd Wright,约1920/1921靠背与座部之间的连接件尤为引人注目,它由三根细长的木质立柱构成。这些立柱从略高于地面的位置开始,固定在后横撑和座面上,越接近靠背处略微向外展开,而只有中间那根明显变宽变厚的立柱一直延伸至顶部。正是这些纤细的连接件,使这把椅子与赖特设计的许多其他椅子和座位相比显得脆弱。有人推测,它最终可能无法满足身材高大魁梧的酒店客人的就坐需求,毫无疑问,赖特在此将美学置于坚固性之上。对他来说,帝国酒店项目提供的创造一件“整体艺术品”(Gesamtkunstwerk)的机会必须把握
▲ Peacock Chair 规格参数1923年,该建筑在一场大地震中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然而,1967年,因东京地价高涨,该建筑被拆除,以便为一座新的高层建筑腾出空间。部分家具得以保存,如今可在各类公共和私人收藏中找到东京帝国饭店介绍
Frank Lloyd Wright Tokyo's Imperial Hotel ;From: MoMA &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Translator: 胖珊;Subtitle:艺术与设计史
观
▲ 东京帝国酒店建筑群外观
▲ 东京帝国酒店建筑群外观
▲ 东京帝国酒店建筑群室内
▲ 东京帝国酒店建筑群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