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枯燥的任务,一旦披上“闯关”“升级”的外衣,就突然变得让人欲罢不能?从坚持打卡领积分,到组队PK赢勋章,游戏化设计早已悄悄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趣味化解抵触,用成就感驱动行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几个真实的游戏化设计案例——它如何把看似严肃的目标转化为一场引人入胜的“冒险”?又藏着哪些让用户主动“上钩”的设计巧思?无论你是产品人、设计师,还是单纯对“如何让事情变有趣”感兴趣,这场分享或许能给你新的启发。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解锁游戏化设计的魔力吧!
01
NUTRY - Nutritious and Happy Lifestyle for Children Wellbeing
Designer:Yang Sanqi, Tang Lei, Qi Xiang, Cao Jiahao
NURTY是一个创新的游戏化服务平台,专门用于满足5至7岁肠胃炎儿童的护理需求,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肠胃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幸的是,预防措施和恢复期恢复工作往往被忽视,尽管它们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NURTY通过将医院、家庭和学校的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弥合了这一差距。它提供了一种游戏化的方法,使用与儿童相关的拟人化卡通人物,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培训。通过与儿童智能设备集成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它提供全面的恢复支持和实时健康状态反馈。
NURTY的影响和意义超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范围。随着项目的扩大,计划让更多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参与进来,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此外,该平台的未来发展可能会吸引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从而放大其深刻的社会价值。
02《OtherWorld - 异世界》
Designer:Zhengke Li, Xueyan Cai, Yicheng Wang(ZJU)
《OtherWorld - 异世界》是一款基于噩梦疗法的AI梦境绘画疗愈游戏。该项目融合了IRT(意象排练疗法)和NDR(噩梦解构与重加工)噩梦疗法,利用AIGC技术以视觉方式呈现噩梦,通过ChatGPT的指导帮助用户主动回忆、解构和重加工噩梦,最终生成一本重加工后的图片书,达到治愈和治、疗的效果。
项目创新地融合了噩梦疗法与游戏设计,使得治、疗过程更加亲切、愉悦,并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持续性。利用AIGC技术的精准图像识别和处理,将抽象的噩梦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形式,帮助用户更清晰地认识和处理内心的挣扎与恐惧。ChatGPT的交互功能为项目提供了智能化的引导和支持,使得用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心理辅导,增强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03Routio-为ADHD儿童设计的任务管理游戏
Designer:Kejia (Carly) Chen, Yinyu (Ophelia) Chen, Tingyu Tian
Routio是一款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设计的辅助工具,结合了物理与数字互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管理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其核心是一个磁性板,连接专为家长和教师定制的应用程序,配有多种形状的俄罗斯方块积木,用于表示日常任务;一个模拟家庭环境的小型模型,包括房屋和树木,以增加任务的真实感;以及一个球形控制器,用于录制和回放任务序列。通过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实时跟踪孩子的进展,并调整教室内的座位安排,从而优化学习环境,增强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