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数字化,正悄然改变文博行业!

本次线上数字化文创大赛,为近100家博物馆的400余件文物数字资源素材产出2246件优秀参赛作品,产出7086件短视频作品

近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办的“古物焕新YOUNG”探元文化创新大赛获奖结果评选出炉,本次线上数字化文创大赛,为近100家博物馆的400余件文物数字资源素材产出2246件优秀参赛作品,产出7086件短视频作品,平台累计播放1652 万次,转发10万次,触达人群超3000万人次。如此巨大的作品征集数量和传播量,这在传统的文创大赛中是无法想象的,数字化正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形式悄悄改变着传统文博行业的前进步伐,带来无限可能。

图片

数字助力文博行业飞速发展10月26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部委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文件中提到“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大遗址展示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文物科技创新研究”。13个部委的文件政策发布,为文物数字化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其实数字化早已在文博行业持续推进多年,但在近几年,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加入,大量资金的扶持和技术投入,已经让文博数字化快速更新迭代。

图片

“古物焕新YOUNG”部分作品展示

探元文创大赛推进的同时,腾讯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也启动了“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首批选择100家中小博物馆,通过搭建博物馆小程序、文博视频号、数字文创、“文博数字官”等四个方向,打破时空界限,拓展中小博物馆创新发展与数字化传播方式,助力博物馆数字建设与提升。

图片

中小博物馆发展受限于自身资源、人力和技术,数字化发展缓慢,“繁星计划”的出现,通过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快速助力博物馆构建专属的数字化阵地,加强博物馆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展览信息、文物数字化陈列、语音讲解、服务导览,社教活动等内容建设。

图片

12月9日,“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次沉浸体验是石窟艺术活化的具体举措,打开了石窟艺术全新的解析和观赏视角,也在技术和感知层面突破了传统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的基础模式。展陈空间约1500平米,首次以盛开的莲花作为造型主体设计成巨型数字装置,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

图片

12月22日,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馆,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目标是创造一个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的航天主题沉浸艺术特展,进而打造一个现象级原创航天文化IP,在近3000平方米、跨越三层的美术馆中,艺术家、创意人、策展人、设计师、动画师、编程师、工程师通力协作,共同打造出这个“中国式、深体验、多互动”的艺术特展。

图片

通过数字化,让陈列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聚集到博物馆中,一次性全景逛遍石窟,给观众也带来很好的参观体验。数字技术革新文博学术研究7月26日,国家领导人视察了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展陈,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对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落成使用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考古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也正式对外开放,掀起参观热潮。

图片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层的多学科融合展区,利用腾讯 AI 智能计算分析、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四川省考古院的文物考古专家指导下,基于专业文献,首个试点文物模拟拼接的国宝级文物“骑兽顶尊人像”顺利完成模拟拼接,该项技术首次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亮相。这是今年3月,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 PCG ARC Lab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携手合作,以三星堆为试点,尝试通过人机协同AI智能的方式辅助文物修复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研究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成为这一创举的亮点。

图片

图片

2023年,《数字中轴》等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项目持续推进。“三星堆”“石窟”等主题的数字化展览不断上新。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发起“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启动。2022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几个祭祀坑不断出土大量震惊世界的文物,不断更新着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知,奇奇怪怪的破碎文物引人无限遐想。也带来许多研究的难题,AI技术的应用为文物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径。在另一个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AI数字技术同样在慢慢“颠覆”着传统的文物学术研究。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自2022年12月起,腾讯与河南安阳牵手,共同推进的人机协同助力甲骨文“破译”和传承活化的专项合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基于腾讯数字科技能力助力焕活“了不起的甲骨文”项目。

图片

实现了三大技术创新突破:一是“看得清”,基于“微痕增强”研发“甲骨文全信息模型”,高保真看清甲骨实物上的文字起笔收笔、钻凿形态、卜兆裂纹等信息。

图片

注:动图示意用,实际产品可达高清或超高清二是“查得到”,项目团队研发“字形匹配”等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以字搜字、以字搜图,形成古文字智能搜索组件,沉淀了143万字的单字字形库。

图片

三是“用起来”,150个经权威专家论证的甲骨文标准字形入驻腾讯SSV探元开放平台,依托区块链、版权保护技术等能力,将甲骨文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普通人可欣赏、学习并再次创作的数字资源。

图片

相信在未来,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释读甲骨文将会不断提速,更多的文明密码将不断打开。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动能12月14日,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情况。据了解,目前,故宫博物院保存的约186万件套文物藏品,已经有90万件套实现了数字化采集,占48%左右。中国国家博物馆约143万件套文物藏品中,70万件套实现数字化采集,约占49%。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发布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的通知,共评选出10个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20个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丽江古城、南京城墙、龙门石窟等多家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单位项目入围其中。

北京中轴线申遗,是重要的文化项目,今年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发布会,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重点提到开展《数字中轴》等17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获得肯定。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与腾讯SSV签订战略协议,联合发起“数字中轴”项目。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关键之年,各项数字化保护传承方式陆续上线。为更好地展示北京中轴线背后的文化内涵,腾讯将多年积累的游戏技术开放出来,包括游戏引擎技术、物理仿真技术,以及云游戏技术等,通过高清数字照扫及多种游戏技术的结合,“数字中轴·小宇宙”产品不仅对北京中轴线7.8公里的核心遗产区进行建模,同时还会精细再现先农坛、钟鼓楼、万宁桥等遗产点,让大众足不出户,便能沉浸式,可交互地体验北京中轴线的恢弘气势和四季变化。“数字中轴·时空舱”4D时空产品,通过腾讯数字孪生、云渲染等技术,将现实世界的中轴线搬到了云端。以4D时空再现中国古都的历史沿革,展示北京中轴线七百多年来延续不断的脉络变迁,并用故事详解北京中轴线的选址和规划由来。

图片

图片

在北京中轴线上,另一个数字化案例也在不断更新。10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华文明云展试点上线。

图片

该试点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为主要内容,腾讯打造的数智人艾雯雯带领大家沉浸式观展,部分精品文物活化展示。通过数字赋能和“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推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走近观众。

图片

从2022年上线以来,数智人“艾雯雯”在国家博物馆的导览、讲解和形象展示、知识传播方面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也为文化传播助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

2023年,“数字化”在文博行业持续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文旅部也发文,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和推进,数字化在全社会发展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在文旅、文化、文博行业不断融合发展,为文博行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未来可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