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看芬兰民艺,如何超越可持续印象

芬兰语“普赫德蒂奥”(puhdetyö)一词,直译为“天黑后完成田间杂务后所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

“托架”(TRIVET),设计:米卡·托瓦宁(Mika Tolvanen)

芬兰语“普赫德蒂奥”(puhdetyö)一词,直译为“天黑后完成田间杂务后所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这单词在六位于赫尔辛基生活和工作的设计师眼中,不仅意味着“接地气”的取材方式,也意味着能在不受商业要求和限制下,设计出新式的民艺品。起源于2019年,全新第三季的“普赫德蒂奥”系列仍保有了计划的初衷:设计师们会先在森林中进行研讨会,从当地的天然黏土、岩石、木材等材料进行探索,然后再遵循各自的兴趣和热情去实验。这样一来,所形成的作品:从茶几到橱柜、衣架到花瓶,甚至还有看似“无用”的石块,皆能展现出个人(以及团队)的风格,并在可持续的精神下达至系列的目标。

 “文物”(OBJETS TROUVÉS),设计:朱莉·托瓦宁(Julie Tolvanen)

首先,不得不先提到那让人大感好奇的“石块”设计。来自朱莉·托瓦宁(Julie Tolvanen)的“文物”(OBJETS TROUVÉS)取材于丹麦海滩上发现的石块:从坚硬与锋利的燧石,到熟悉的鹅卵石都以麂皮包裹起来,“以消除他们碰撞时的声音。”据悉,这些石块都是在大约二万年前,被冰川带到南方,并于去年夏天在罗萨拉附近的芬兰海岸被找到。而在此发现地,朱莉原本想要在不远处进行挖掘,以寻找能作为建房用的基石,但没想到,她竟然在洞的底部发现一个未受干扰的、有4亿至13亿年历史的海床。如此难得的机会也驱使她使用当地的黏土,将古老的波浪印制成宛如“伴手礼”的设计品。

图片

“混合交织”(HYBRID TWINING),设计:埃琳娜·阿尔托(Elina Aalto)

说这是来自“野生”的设计乃一点都不为过。相反,同样取材于野外的埃琳娜·阿尔托(Elina Aalto)却发现属于较为“近代”的文物:来自采石场收集到的引爆线。这些斑斓色彩的塑料制产物对于她而言,是色彩迷人且隐藏着破坏性的废弃物,正好能与赫尔辛基海岸线发现的柳树皮编织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混合交织”(HYBRID TWINING)。

她称:“虽然收集废弃物和剥柳树皮是极为耗时的工作,但却也有回报。因为一开始为了让两者编织在一起,就花了一段时间来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方法,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式为止。而且,编织的过程也可视为一种冥想和放松的活动。”成品不仅是人造物与(非)人造物的结合,也是她作为设计师的一种寄望,为求能以这样的小举动,让观者意识到人类所造成的损害以及大自然的治愈能力。

图片

“重组 03号”(REFORM 03)橱柜,设计:克劳斯·阿尔托(Klaus Aalto)

与她一起组成设计办公室的“另一半”克劳斯·阿尔托(Klaus Aalto)则选择聚焦于工坊中剩余的边角料,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重组”(REFORM)模块化橱柜就此而诞生。但有别于混合式的拼凑法,克劳斯反而尽其所能将所有不同的材料以“更美的构图”来做拼贴。“整个过程有点像玩益智游戏。尤其当木料都是极为小块 的形状时,我在计划的测量上就必须采取谨慎的考虑。”他透露,设计上甚至还用了旧洗衣板中的玻璃块。

图片

“丝带”(RIBBON)衣帽钩,设计:阿尔托+阿尔托(Aalto+Aalto)

至于他们俩联手合作的两件作品,则以“丝带”(RIBBON)最为抢眼。这简单形式,色彩红彤彤的衣帽钩,虽以粉末涂层钢条组合成型,但克劳斯却表示,其难度在于手工弯曲钢条的正确方法,以及让每一个组件都达至一致性的解方。但最终他们还是做到了:那带有丝带般轻盈和欢乐的视觉性,好像来自与庆祝或欢乐的场合有关的设计,就被他形容像是墙上的雕塑一样:“即使空着,也一样悦目。”

图片

“形状 III ”(SHAPES III),设计:米卡·托瓦宁(Mika Tolvanen)

谈及“另一半”,设计夫妻档“托尔瓦宁工作室”(Studio Tolvanen)中的米卡(Mika)也与其“形状 III”(SHAPES III)和“托架”(TRIVET)带出了该组合的“手作”精神。两者皆采用了芬兰罗萨拉群岛一个建筑项目的实木边角料制成。然而,这些看似极为商业化的作品,其实潜藏着非常“讲究”的随机性。像“托架”的设计,就经过了大量测试,才能使凸起的波浪图案看起来自然,而非透过量产所致的“过度”设计。“通常,那些看起来随意且随和的事情是最难实现的。”他说道。

图片

“松针:第二部”(PINE NEEDLES:PART II)毛毯,设计:朱莉·托瓦宁(JulieTolvanen)

当然,作为新日常用品品牌比达特(Pidät)的负责人,朱莉和米卡也没有放过机会为品牌做设计:“松针”(PINE NEEDLES)毛毯设计的“随机性”则来自于让“飘落”的松针图案显得自然:因为每条毯子都有两种相呼应的颜色,所以设计师们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寻找最合适的色彩。对于热爱出门观鸟、划皮艇和参观跳蚤市场的两人而言,那可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图片

“贾洛卡拉”(JALOKALAT)托盘,设计:图卡·图朱拉(Tuukka Tujula)

最后也不得不提到图卡·图朱拉(Tuukka Tujula)和迈亚·普奥斯卡里(Maija Puoskari)的作品。双双采用了口吹玻璃为主材料,他们俩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各自热爱的休闲活动。前者的“贾洛卡拉”(JALOKALAT)彰显出设计师图朱拉生活中热衷的部分:于山区河岸漫步,进行路亚钓鱼。他称,自己虽然在赫尔辛基生活和工作了近二十年,但他的根仍然深深植根于芬兰的乡村。尤其在冬天的晚上,他总是会在下班后绑假饵,并梦想着下一次的钓鱼之旅。所以,忠于“普赫德蒂奥”的主题,他的玻璃雕塑也形如褐鳟鱼。

图片

“山丘”(MÄTÄS)桌饰,设计:迈亚·普奥斯卡里(Maija Puoskari)

后者的系列,从“花钟”(FLOWERBELL)花瓶到“山丘”(MÄTÄS)桌饰都呈现出她游走于森林中采集蘑菇和花朵的兴趣。当然,对于曾接受过花艺师培训的她而言,不管将玻璃吹制成花卉状,还是将漆上青苔色的实木上“长出”磨砂玻璃蘑菇,都让人感觉有股日式“花道”的艺术性。她的另一件作品“真菌学”(RIHMASTO)甚至还鼓励人们将不同材质和形状的蘑菇和花朵装饰进行“井字棋”般的转换,好搭配不同的心情与季节。

图片

“花钟”(FLOWERBELL)花瓶,设计:迈亚·普奥斯卡里(Maija Puoskari)

其实像“普赫德蒂奥”这样拥有让设计师们“天马行空”去设计的概念,并不一定能如预想中地达至一致性。其秘诀又是什么呢?计划发起人迈亚表示:“我们的想法就是去玩,并保持新鲜感。它反而更像一种边工作边设计的场景。”

或许,在“普赫德蒂奥”的前提下,下班后再做的设计也就不会被说是“内卷”(或说工作狂)的表现了。不是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