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折扇在欧洲贵族古典场景里出镜率非常高。

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里,贵妇们身着华美的洛可可风格古典裙装,小声交谈。推杯换盏间,手中的蓝底金丝羽毛折扇轻轻摇动,也难掩女士们娇俏的妆容和眼底的狡黠。

影视作品中手握折扇的西方女性。来源/电影《绝代艳后》截图

这是电影《绝代艳后》里法国凡尔赛宫里生活的日常。宫里的女人们身居高位,礼仪繁琐,殊不知上下翻飞的折扇,吹不走奢靡人生里暗藏的沉重枷锁。

折扇在欧洲贵族古典场景里出镜率非常高。英国作家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里,温夫人的扇子是她作为淑女在伦敦社交场内炫耀的奢侈品,也是暴露她不忠的道具和线索;在电视剧《唐顿庄园》里,折扇是历经战火与病痛,却仍然在三代女性手中稳稳拿捏的优雅与坚韧。

来自东方文化的折扇,是怎样传到欧洲贵族手中,在其时尚、社交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单品呢?

巧扇东来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摺叠扇”“聚头扇”,线条简洁流畅,既可藏于袖中,又可纳凉把玩,兼具了艺术性与实用性。在我国古代,折扇是士大夫阶层的身份代表与日常必备单品。文人墨客折扇轻摇,赋诗作画于纸面,与三两友人漫步闲谈,满是淡然宁静之感。

 

宋代以前,中国民间最流行的扇子是团扇,传入日本后被改进为折扇,再辗转传回中国。宋代时,折扇作为朝鲜贡品进入中国,这在当时十分稀缺,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拥有一把。到了明代,折扇才流行开来,取代传统团扇而风行于世。清代更是折扇的大发展时代,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这对知名好友还曾同时拿着扇子一起“合照”。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利玛窦与徐光启拿着扇子。来源/吉琳《扇子: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

十字军东征时,东方的团扇通过中东地区传到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首次将扇骨密集有双面贴纸的中国折扇引入欧洲,成为欧洲折扇的祖型。随着葡萄牙对亚贸易的繁荣,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异国商品卸载港,中式折扇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1571年,威尼斯大使提耶波罗(Tiepolo)游历里斯本时,就在日记中提到了琳琅满目的中国折扇,精美绝伦,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随着折扇的流行,十七世纪各国的远洋贸易公司眼红其中的利润,纷纷加入到商业潮流中来,往返于从中国进口折扇再到欧洲出口的“海上丝绸之路”。1630年,印度总督指挥三艘商船载运多达19000把扇子;一位名叫卡斯特罗的商人一个人就载回了10000把折扇,大赚一笔。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各式各样的中西方扇子。来源/吉琳《扇子: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

当时西欧社会中的上层人士,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以扇子为代表的“中国风”(Chinoiserie)工艺品极受追捧。出入巴黎凡尔赛宫的法国贵妇们,会将在公开场合手持中国的折扇作为一种时髦和炫耀;大量贵妇肖像画中都有中国折扇的参与。

从“时尚风向标”英国女王对折扇的喜爱中就可以见得。在英国伦敦的国家肖像美术馆里,保存有许多张不同年龄段伊丽莎白一世女王(ElizabethI,1533-1603年)手持扇子的画像。画中她身着盛装,左手拿着手套,右手持扇。从少女到老年,女王对扇子的喜爱贯穿了她的一生,而折扇自然也是她的常用扇子之一,间接印证了折扇在欧洲文化中的流行。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画像,分别为1575年绘、1585-1590绘、1592年绘,女王老年时,无论什么时期,她手中一定要拿一把扇子,其中图3便是折扇。来源/维基百科

历史学家推测,女王应该在威廉·莎士比亚年轻时见过这位大文豪,剧作家约翰·丹尼斯(John Dennis)唯美地叙述了这则轶闻。在这想象中的历史性会面中,莎士比亚侃侃而谈,女王仪态端庄,手上拿着的同样是华美的扇子。

女王喜欢折扇,这已经成为英国上至贵族、下至民众的共识,甚至成为女王人设的一部分。女王去世后,人们对她的纪念画像和纪念人偶中,折扇仍然在她的时尚语言体系中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

折扇成为英国女王传承下来的穿搭元素,作为表达优雅与高贵的装饰。在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成年后的画像和照片中,手上拿得最多的,第一是折扇,其次才是圣经和权杖。折扇风靡欧洲,可见一斑。

中式风潮

西方的“中国热”风行多时,人们对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并渴望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而折扇的扇面仿佛打开了中国的窗口,通过扇面上描绘、雕刻、镶嵌的图案,拉近了西方与中国的时空距离与文化隔阂。

据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法国国王查理二世的王后从巴黎的传教士手中购买了大批中国折扇。

英国皇室女性几乎都是狂热的扇子收藏者,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嫁给阿尔伯特亲王时,阿尔伯特亲王的结婚礼物就是4把古扇。英国伦敦还有著名的扇子博物馆,其中保留了大量造型独特、花纹别致的扇子,这些曾经是欧洲贵族女士的必备。

中国风折扇成为欧洲社会的时尚单品。经历了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后,贵族家庭常常会制扇、赠扇以展现气度,如订婚、结婚、加冕、战争胜利之类的事件。他们会请工匠将场面描绘、印制在扇面上,或装裱留存,或赠送他人,此风俗一直影响到今天。一些折扇作为欧洲贵族重要礼仪场合的赠礼,制作者会依据赠予对象的身份和喜好来定制扇面内容与扇骨形制。扇骨通常会以浮雕、透雕方法镂刻出蜿蜒卷曲的植物藤蔓或卷草纹样,与彼时欧洲盛行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装饰风格一致。漆面的颜色一般是经典的洛可可式的粉蓝、粉白、银色和金色,非常细腻精美。

随着折扇在欧洲的流行,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对折扇的仿制。十八世纪,法国大量进口中国的竹扇骨,然后在巴黎自行组装生产成折扇,使巴黎成为欧洲制扇手工艺的中心。但是,与中国进行商品竞争并不容易,1741年的《通用商业词典》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法国折扇制造业:“总之,还是来自中国的扇骨最受欢迎,不过价格昂贵,只能用于制作精品。”在英国,伦敦折扇匠师成立了同业公会,甚至还联合起来抵制过中国商品。

激烈的竞争下往往会闪现新的火花。欧洲人对扇面上装饰人物的喜爱间接催生了一种极尽奢华的制扇工艺:象牙贴面,即在人物的面部和手部用象牙或云母绘制并粘贴到扇面上。这样的折扇与欧洲宫廷贵族妇女的华服搭配,相得益彰。1700年左右,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前身“中国公司”给“安菲特利特号”开出的购买清单中特别说明,要求中介不要买大折扇,要买2000把小折扇,包括竹扇、黑漆扇和红漆扇,扇面以烫金纸为好,还要金色折页纱扇。欧洲市场的偏好由此得见。

中国扇商察觉到西方人这种偏爱奢侈繁复的审美偏好,专门制造出了一种中西结合风格的扇子品种——“外销扇”,其中主要描绘宫廷人物的被称为“满大人扇”(mandarinfan),又称“官家扇”。风靡一时的外销扇制造基地在广州十三行,在制作工艺上追求极致的奢华繁复。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广州外销折扇,扇面非常华丽。来源/曾智林:《18世纪前后广州外销折扇的装饰趣味》

外销扇凝结了我国古代扇工的技巧、智慧与艺术审美。此类扇面上绘有很多清装人物、中国典故、官邸庭园、岭南风情,布局繁密,色彩艳丽,呈现出更为浓郁的欧洲风格,迎合了当时欧洲上层的审美趣味——精致甜美、奢丽纤秀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再加上十八世纪早期欧洲铜版画的传入,广州工匠们更是大量临摹欧洲版画,在清宫风物的基础上增添欧式细节,以竞争欧洲市场的订单需求。当时十三行外销艺术品行业高手云集,画师们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描绘着岭南的本土风情,中西方的交流与融合的协奏曲就在他们笔下一点点地被谱写出来。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18世纪的“中式凉亭”图案折扇。来源/刘昕悦:《一把“中国风”欧洲折扇引发的猜想》

中国外销扇进入欧洲市场后,销量一路走高。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首次在中国订制了8万件外销扇,这批扇子一抵欧洲市场便备受青睐。1816年,波士顿的“塔塔号”(Tartar)商船从广州装运了1000把扇子,其中500把漆骨绿绸扇面的折扇,价格每把60元(西班牙银元)。据梁廷枏《粤海关志·税则》记载,“牙扇每百把税一钱,螺钿扇每百把税一钱,交趾扇、川扇、金扇、纱扇每百把各税一钱,纸面每百把税五分,葵扇每百把税一钱。”另据记载,光绪六年(1880)中国出口货物清单中扇子的数量高达6827989把,价格为白银38881两,足见外销扇在欧洲的受欢迎程度。

扇语传情

除纳凉装饰、展示地位之外,折扇传入欧洲后还多了一种特殊功能——欧洲女性用它秘密传递信息,与情人幽会时以扇传情,这就是神秘的“扇语”。

在欧洲,折扇几乎只限女人使用。18-19世纪,受传统宗教的束缚,相爱的男女在社交场合不好用公开的语言谈情说爱,妇女就用“扇语”表达各种感情。扇子的舒展和折叠,左右上下的移动,委实构成了一门神奇的运动艺术,传输着一种特定的秘密语言,比如男子用右手食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字母,妇女则用折扇碰左手掌不同的位置作出回答。

如果一位姑娘一边移动扇面,一边不时露出脸庞,并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这就表示她在向对方说:“我非常喜欢你。”如果姑娘把扇子放在额头上意味着“小心,有人在窥视我们”。女性左手拿着扇子意味着可以被搭讪,用手使劲扇扇子表达讨厌与不屑,把扇子压在脸颊上表达爱意,像这样的扇语还有很多很多,版本不一。据说伏尔泰曾有名言:“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

折扇原产自东方,如何成为欧洲贵妇的时尚单品?

“扇语”在谁叫场合有着重要作用。来源/《傲慢与偏见》插图

手扇传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其强大的社交功能也成为作家和诗人的素材。美国《福布斯》杂志曾经刊文称:“扇子成了每个淑女衣柜中的必备之物。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欧洲或美洲,没有一位穿戴体面的妇女外出时不带扇子。”

1711年,英国文学家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上写了一篇讽刺文章,说手扇是情妇的武器,扇语简直可以在学校开班教学了。1797年,英国人威廉·科克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扇学》,其中的“扇语”看起来简直像水兵们用的旗语一样,虽然这本书被学者们考证后认为是为提高扇子销量而作。

这种传统尤其在西班牙流传了下来,成为西班牙折扇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今,折扇已经成为西班牙的文化符号。在足球赛场上,可以看到拿着折扇为自己国家喝彩的女士。她们的折扇是西班牙国旗的红黄配色,还有自己设计的图案。西班牙王室成员在出席重要活动时,有时也会拿着与礼服相配的折扇。

1742年,诗人约翰·温斯坦利写道:“在爱的统治中,扇子是权杖;女人既是君主,又是臣民。”折扇在西方社会传入、流行的过程,也是中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的过程。欧洲折扇在吸收了中国艺术的特点后,与本土艺术的风格相结合,虽然整体风格和审美情趣与中国传统的文人折扇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传统延续至今,一些西方古扇的制作商如今仍然活跃在市场上。

参考文献:

[1]吉琳,杨祥民.扇子: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J].文化艺术研究,2010,3(05):209-216.

[2]白芳.风·尚——18至20世纪中国外销扇[J].收藏家,2019(05):57-66.

[3]刘昕悦.一把“中国风”欧洲折扇引发的猜想[J].文物天地,2021(04):108-115.

[4]曾智林.18世纪前后广州外销折扇的装饰趣味[J].美术观察,2015(08):142-144.

[5]布里吉特·尼古拉,郭丽娜.“安菲特利特号”与18世纪法国的“中国器物热”和“中国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06):107-120.

热点排行